全国统一24小时服务热线:400-123-4567 400-148-1659  / 18247279340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开云体育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东盟“鲜品”丰富中开云体育下载国餐桌(环球热点)

发布时间:2025-04-23 作者:小编 来源:网络 点击: 字号:

  近年来,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形势喜人。东盟已连续8年保持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尤其是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以来,柬埔寨大米、马来西亚榴莲、越南百香果……越来越多新鲜美味的东盟国家农产品更加便利快捷地进入中国市场,丰富中国人的餐桌。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阿明,请两位专家解读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何以越做越大。

  越南《西贡时报》网站近日报道称,按照越中两国日前签署的合作文件,越南已经获得向中国出口辣椒、百香果、燕窝和米糠的正式批准。该报称,中国是越南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仅2024年一年,中国就从越南进口了价值约46亿美元的水果和蔬菜,其中榴莲的进口额超过28.4亿美元,其次是火龙果(3.2亿美元)、香蕉(2.2亿美元)和菠萝蜜(2.4亿美元)。目前,越南有14个农产品类别正式出口到中国。

  在4月中旬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来自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企业成为其中的活跃身影。

  柬埔寨(海口)商务中心项目经理吕鹏介绍,他所在的公司今年第一次参加消博会,带来了柬埔寨的特色产品胡椒。今年,柬埔寨胡椒对中国的出口量预计将进一步增长,吕鹏所在的公司正和其他中国企业积极合作,把握市场机遇,扩大对中国市场的胡椒供应。

  马来西亚的榴莲、白咖啡、棕榈油,柬埔寨的椰子、腰果、剑麻,泰国的大米、山竹、龙眼……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的特色农产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胡冰川: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总额为575.1亿美元,占农产品贸易总额18.1%;今年一季度,中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526.5亿元人民币,增长13.8%。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具有较强互补性,东盟国家的水果、粮食等以及中国的蔬菜、食用菌等,能够满足彼此多样化需求,有助于形成较为稳定的贸易关系。

  刘阿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在双边经贸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贸易协定,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例如,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RCEP规定,对快运货物、易腐货物等力争6小时通关,这促进了海鲜、果蔬、乳品等生鲜农产品的快速通关,也有利于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进而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额的快速增长。

  作为许多东盟国家的基础性出口产业,农业贸易不仅推动着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更直接惠及东盟国家的农民群体,带动他们的就业和收入增长。

  4月15日上午10时许,伴随汽笛长鸣,一列满载越南木薯淀粉的班列顺利抵达河南郑州,进入万邦物流城枢纽仓库,标志着河南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通道又有新突破。本次开通的越南河内至郑州的木薯淀粉回程专列,共计44个集装箱,是河南万邦集团首批集采的20个专列之一。

  千里之外的广西凭祥口岸物流中心,一列列满载东盟国家水果的跨境冷链班列陆续抵达,待海关查验放行后,这些水果便被迅速转运至广东、浙江、河北等地。凭祥铁路口岸是全国首个开通办理进境水果直通运输业务的铁路口岸,来自东盟国家的特色水果可经由这里更加便捷快速地进入中国市场。

  刘阿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得益于多重因素的协同作用:

  在制度层面,RCEP全面生效实施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根据协定,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已提升至90%以上,6小时快速通关机制、简化检验开云体育登录检疫程序等贸易便利化措施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提高通关效率。此外,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区域互联互通水平的持续提升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中老铁路建成通车、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无缝衔接以及昆明、广州、重庆等重要节点城市冷链物流设施的完善,共同构建起高效便捷的农产品流通网络。特别是跨境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有效解决了热带水果等易腐农产品的运输难题。

  胡冰川:除了政策支持和便捷高效的物流运输之外,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也为东盟国家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出口市场。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升,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种旺盛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源自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渠道的快速发展,大大降低了优质农产品的流通成本,使更多中国消费者能够便捷地购买到东盟国家特色农产品;另一方面也因为中国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政策,为进口农产品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关税下调、通关便利等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在东盟国家优质农产品不断丰富中国消费者“菜篮子”“果盘子”的同时,中国的农业投资和技术也源源不断地涌入东盟国家。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先后实施了病虫害防控、水稻高产栽培管理等数百个农业合作技术交流项目,建立了一批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和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

  以柬埔寨为例,作为新阶段中柬农业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鱼米走廊”合作中出现越来越多中国团队和技术人员的身影:中柬合作的橡胶、椰子、胡椒等多种作物示范基地相继落成,助力当地种植业增产增效;中方举办香蕉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传授水果种植产业化经验;双方合作的柬埔寨珍贵树种繁育中心落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胡冰川:近年来,除了贸易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业技术、人才交流等方面也积极开展合作,取得显著成果。例如,中国在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家建立多个境外农业试验站,输出试种蔬菜、水稻等优新品种数百个,为项目所在国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千余人次。

  这些合作有助于东盟国家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出口种类和数量,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额增长,并提升相关国家的民众生活水平,促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

  刘阿明: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业技术、科研合作、绿色发展等领域具有显著互补性。中国将先进的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到泰国等东盟国家,有效提升了当地水稻产量和质量。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业机械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经验共享,为东盟国家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CEP框架下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促进农业投资便利化,降低了外商投资门槛。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国际展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搭建了高效的对接平台。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的增长,中国和东盟国家还在绿色种植标准、环境友好型生产等领域加强合作,通过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科技含量等,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实现互利共赢。这种多维度的合作将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提质升级提供深层拉动力,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东盟“鲜品”丰富中开云体育下载国餐桌(环球热点)(图1)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